紅龜粿_封面

紅龜粿
作者:文/ 王金選 圖/ 曹俊彥
出版社:信誼基金出版社
出版日期:1991年06月30日
適用年齡 : 3~8歲
全套包括1本書和1片CD,精裝本,附書盒

紅龜粿_內頁

第一次聽到這首台語歌謠,是在我與孩子曾經一起哼過的小太陽動動兒歌裡。當時Sophy就對這有點熟悉又有點不太熟悉的語言感到新鮮,說它熟悉是:最常聽見高雄外婆在講,而有點不太熟悉是因為平日爸媽並沒有將這種語言帶入生活。再重逢則是有一回參加信誼親子玩家網路活動所幸運得到的小禮物。

於是紅龜粿這片CD便經常在我們家中放送,孩子的記憶力都很強,重複聽個幾次,只要我們佐以簡單的解說,很快就能記住歌詞還能朗朗上口。

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嬰仔,閩南語對我而言,當然沒有太大的問題。因為自己的爸媽都說台語,附近的左鄰右舍也習慣台語的對話,以致自然而然,台語-就成為生活上慣用的語言,鄰里間的交流往來顯得自然親切又隨性。然而,隨著年齡增長、生活環境的改變,曾是如此親近的語言也就這麼被漸漸遺忘了。所以只要高雄阿嫲北上短暫共居時,Sophy&Cherry就自然而然多了一位台語老師。

母語,其實是相當有趣的一種語言。文字表面字義看似深奧難以入門,不過,當你細細品味咀嚼並研讀其中意涵韻味時,可以發現它奧妙的地方。如果孩子可以從歡唱與遊戲中快樂學台語,進而瞭解生活在台灣基本的母語以及在地的本土生活文化,也是種很好的生活學習經驗。

在這本書的每首歌謠裡,不難發現許多如鵝、鴨、雞、老鼠、貓等的動物,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見到或親近的動物。讓孩子在閱讀時有相互對照學習的機會
更容易貼近人與土地間的親密關係,搭起友善互動的橋樑,不但了解大自然生態與認識這些動物的習性與特殊相貌,更透過本土語言的參入,讓孩子真正融入大自然與生活語言中,好像在學習語言時不再艱澀難懂且枯躁無趣,這樣的結合的的確確更能掀起孩子學習的熱忱與動機。

 


紅龜粿在台灣是很常見的節慶祭祀食品,取龜殼紋路為粿皮的裝飾是象徵長壽。
因為我們一家子都喜歡糯米製食品,所以孩子們對於『紅龜粿』其實並不陌生。只不過吃很容易,想要自己動手做那就得動動腦筋了。

幾個月前,阿公田裡的甜菜根收成,圓圓大大的一顆,外型不怎麼討喜,市場上也很少見。切開以後,它的果肉是鮮豔的紅紫色,類似紅龍果般。老實說,它的味道有著濃郁的野(土)味,一點也不好聞,甚至可以說相當不受我的青睞。再說,在我的印象中,除了它可以拿來當作天然染料以外,一時之間我還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它。左想又想,想到冷凍庫裡還有些許圓仔粹,不妨一起來動手DIY,不但玩得開心,更重要的是也能吃的安心。

甜菜根削去外皮後切成小塊狀,再經過果汁機處理,便成了滿滿的一大杯紫紅色,接下就剩下和入麵團染色了。

紅龜粿_01

紅龜粿_02

要做紅龜粿那就一定要準備龜印才像樣,打聽之下聽聞大伯母家有,便趕緊借用。

有了上回搓哩搓哩搓哩搓哩...的經驗,這回,當阿嬤開始揉起圓仔粹時,Cherry在一旁便興致勃勃的吟唱著『金元寶的歌』,像是一台自動點唱機一樣,只要捲袖動手做美食時,就會讓她憶起並接續的唱起這首歌。在與麵團博感情之際,伴隨在耳邊是她純真明亮的歌聲,也讓大夥兒笑的開心。 

另一方面我們已先備好基本的鹹圓仔的內餡配料:香菇、攪肉、自己油酥過的紅蔥頭、小芋頭塊、蝦米等拌炒好備用。
再來就是重頭戲 - 包餡成形與烙上龜印。

Sophy很認真的想要包好餡料,不過手中的麵團就是不聽使喚,最後弄得是麵團餡料一家親。

紅龜粿_03

另一頭的Cherry還是把桌子當作解剖台,也是很認真地在肢解麵團。

紅龜粿_04

不過,由於這批圓仔粹含水量已經比較高,再和入甜菜根汁就顯得太柔軟,也就難以塑出理想的形狀,餡料也不容易被扎實地包覆,外加我們只是一班菜鳥,所以最後我們並沒有做出很成功的紅龜粿。

除了鹹餡料,我們也額外用現有的芝麻醬為甜餡料做了一些甜圓仔,不過,依舊沒有相當成功,因為濕濕的芝麻醬在我們搓揉的過程中漏餡了,所以想要包甜餡料,甜餡料應該先冷凍才可以避免這個問題。外表的樣子雖不好看,不過說真的,嚐在嘴裡的滋味還算令人滿意。

不管最後成果為何,好像只要自己手工親手製作,想要品嚐的動機就會多一些而且意猶未盡呢!

紅龜粿_06

紅龜粿_05

附記:手作紅龜粿的Sophy時值(5.2ys),Cherry時值(2.2ys)。


by Tina
2011.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tmep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